转自:陕西师范大学青年团校
我走的时候,
我的人走了,
但是我把我的心留在这里。
七年的知青生活,
最难忘田间地头一同滴洒的汗水,
最难忘那碗来之不易热气腾腾的白米饭,
最难忘寂静深夜里一豆萤火下煤油灯的味道,
还有依依惜别时眼中的不舍……
光辉足迹,感受为民情怀
在梁家河,中共延川县委党校亢婉红老师为学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场教育课,她向学员们动情地讲述了《习近平的知青岁月与他的群众观》,详细介绍了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时的历练故事,使学员们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扎根黄土地、实干担当、为民谋利的精神品质。
学习结束后,成员们纷纷表示,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量定了青年人该有的奋斗榜样,作为当代青年人,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,紧跟发展脚步,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。
坚定信念,重温入团誓词
现场学习后,研习团成员们在梁家河村党支部大院内重温入团誓词,激励和引领青年团员在奉献中贡献青春智慧、绽放青春光芒。铿锵有力的声音,坚定刚毅的表情,显示出陕师学子昂扬坚定的报国理想。
故土情深,小山村大学问
随后,研习团成员们参观了梁家河村村史馆及三处知青旧居,亲身感受了知青在梁家河插队时的点点滴滴。学员们纷纷表示,虽然我们身在一个物质条件充裕的年代,无法经历如此艰苦环境,但是新时代依旧充满挑战,我辈必须努力锻造自身,艰苦奋斗实干兴邦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。
完满结业,青春从这里启航
最后,研习团在梁家河举行结业仪式。学员邢雨灿、马世娜代表研习团全体成员发言,他们通过分享四天实践活动的感悟,阐述对初心和使命的理解,同时对精心组织本次实践活动的基地工作人员,以及带队老师的辛苦付出表达了衷心的感谢。接着,我校团委副书记高扬老师为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。在结业仪式最后,校团委干部朱宏伟讲话,他肯定了全体成员在实践、调研、宣讲过程中的全力付出,同时也对后续成果展示及收获总结提出要求:望同学们勤于反思,学会总结,用本次实践中的理论收获指导未来学习与工作。
至此,陕西师范大学“追寻红色足迹,情系圣地发展”青年团校延安暑期社会实践研习团专题培训圆满结束。
不忘初心跟党走,青春建功新时代。身逢新时代的陕师学子们,走进延安、走进梁家河,找寻奋斗初心,锻造扎根品质,争做矢志不渝的“逐梦人”和“实干者”。
成员感悟
2017级历史文化学院—张茹:
“陕西是根,延安是魂,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。”小山村里的大学问,今天我们去梁家河进行了参观学习。当讲解的老师讲到习主席和知青们在梁家河“过四关”时,知青们那种不畏艰难困苦的勇气深深地打动了我,也对我产生了不小的感触。作为学生骨干的我们,虽然不是生活像在他们那样物质条件极为缺乏的时代,但是我们同样也会在生活中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。所以我们一定要在以后学习工作中要树立“困难面前有我们,我们面前没困难”的意识。
2018级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—贺贤:
今天在梁家河,走着习主席走过的路,参观主席住过的窑洞,我试着在脑海中描绘出主席挑灯夜读、在地里劳动、带领群众打井、建设沼气池和铁业社的画面。在这里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习主席对群众的情感与责任。他与群众浓厚的血肉联系,来源于年轻时扎根梁家河,寻到了根,坚定了理想信念:要为人民做实事!
文字、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,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,如有版权异议,请联系删除。